糖尿病患者由於各種慢性併發症,比沒有糖尿病的人有較高的死亡率、較多的心血管疾病。
從以前的研究知道,控制糖尿病患的血糖、血壓、膽固醇等,可以減少併發症的發生。目前糖尿病的治療,以這三項為最基本的目標,又稱為糖尿病治療的 ABC (糖化血色素 HbA1c、血壓 BP、膽固醇 Cholesterol)。
此外還有許多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相關的危險因子,如白蛋白尿、視網膜檢查等,都是定期會追蹤的項目。
ABC 達標的益處
這樣以實證為基礎,同時針對多樣危險因子來治療的方式,能夠讓糖尿病患的預後改善多少呢?
這期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,一篇瑞典的觀察性研究以此為目的,看 5 個危險因子:
- 糖化血色素 7% 以上
- 收縮壓 140mmHg 以上、或舒張壓 80mmHg 以上
- 白蛋白尿 (微量白蛋白尿或巨量白蛋白尿)
- 抽菸 (研究開始時有抽菸)
-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(LDL-cholesterol) 100mg/dL 以上
跟糖尿病患的死亡率、急性心肌梗塞、腦中風、心臟衰竭住院的關係。
這篇研究總共收錄了 27 萬個第二型糖尿病患者,依年齡、性別、居住地跟控制組配對。這些患者平均年齡 60 歲,追蹤時間的中位數是 5.7 年。
達標越多,死亡率越低
結果糖尿病患的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,隨著未達標的項目逐漸增加。倒過來說,就是達標的項目越多,死亡率越低、心血管疾病越少。
5 項指標都達標的糖尿病患,死亡率只比控制組稍微增加 (風險比 1.06)。急性心肌梗塞的機會,還比控制組低 (風險比 0.84)。腦中風也呈現比控制組低的趨勢。
心臟衰竭住院的風險,縱使 5 項危險因子都達標,糖尿病患者還是比控制組高 (風險比 1.45)。
年紀輕的患者影響更大
以年齡分層來看,進入糖尿病資料庫時年齡越低,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越高。糖尿病患者小於 55 歲,5 項都沒有辦法達標的人,死亡率比控制組高將近 5 倍,心肌梗塞風險高 7 倍,心臟衰竭住院風險高 11 倍。
研究中又找出與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最相關的因子。結果和死亡率最相關的因素是抽菸。和急性心肌梗塞、腦中風最相關的,是糖化血色素有沒有達標。和心臟衰竭住院最相關的則是心律不整。
ABC、蛋白尿、戒菸
這樣的結果顯示,如果 ABC 能達標 (糖化血色素、血壓、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)、沒有尿蛋白、不抽菸,則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、心肌梗塞、腦中風的機會,可以跟沒有糖尿病的人差不多。
這篇研究也發現,年齡較輕的糖尿病患者,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,都比年長患者高很多。原文作者認為這代表年輕的糖尿病患者,應該要更積極的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