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15年11月19日 星期四

糖尿病、糖尿病前期的診斷

作者:劉漢文


長期的、慢性的高血糖,就是糖尿病。多高的血糖算糖尿病—也就是診斷的標準,是人為定義的。目前是以多少血糖以上,會讓糖尿病的小血管病變機會增加,來當作診斷的界線,就如上面的表格所示。


糖化血色素6.5%以上


糖化血色素,指的是紅血球被糖化的比例。血糖越高,糖化血色素就越高。這項檢驗可以在任意時間抽血、不用空腹,而且可以代表最近兩三個月的平均血糖,是很方便的診斷方式。


空腹血糖126mg/dL以上


空腹指的是至少八個小時沒有熱量攝取。血糖值必須是抽血檢驗的數字,不能只用血糖機測指尖血。而且最好是午夜到早上的空腹,因為早上的胰島素阻抗比較強,下午或晚上的抽血可能會沒抓到偏高的血糖。還有人從午夜就一直空腹到傍晚,實在是餓太久了。建議還是先看診,再照平常一般的作息,隔天再空腹抽血。


口服75公克葡萄糖耐受試驗,第二小時血糖200mg/dL以上


目前用的葡萄糖耐受試驗,是用 75 公克的無水葡萄糖,溶在 300 毫升的水中服用。做葡萄糖耐受試驗的時候也要先空腹八小時,等待第二小時抽血的中間,也不可以走來走去。這項診斷方法稍微麻煩一點,但是可以找到一些空腹血糖不到 126mg/dL、但飯後血糖已經偏高的糖尿病病人。


高血糖症狀且隨機血糖200mg/dL以上


典型的高血糖症狀,包含多尿、多喝 (一直口渴)、體重減輕。只要有這些症狀,加上任何時候血糖超過 200mg/dL,就可以診斷為糖尿病。

以上四項診斷標準,除了第四項要合併高血醣症狀,前三項都可以只用抽血檢驗就診斷。因為只看數字,所以通常會等兩次的檢驗結果都符合診斷、或三項中有兩項都符合診斷,才會確定有糖尿病。



目前定義正常的空腹血糖是 100mg/dL 以下,正常的葡萄糖耐受試驗第二小時血糖是 140mg/dL 以下。所以如果空腹血糖是介於 100 到 125mg/dL 之間,就不是糖尿病、但也不算正常。介於正常血糖和糖尿病之間的狀況,就是糖尿病前期。


糖尿病前期: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較高


糖尿病前期的人,比一般人容易進展到糖尿病,心臟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比較高。如果發現是糖尿病前期了,就要開始飲食控制、減重、運動,盡量讓血糖回到正常範圍。


2015年11月12日 星期四

「蘋果橘子思考術」讀後感想

作者:劉漢文


前幾個月看了「蘋果橘子經濟學」,內容很有趣。經由統計的方法,顯示出事情的因果關係或真相,可能不是我們原本設想的那麼直接。「蘋果橘子思考術」是幾本系列作中的一本,鼓勵大家不同的思考方向。


收起道德羅盤,勇敢說「不知道」


多少事情是白做工、浪費時間?只是因為一開始「假裝知道」?又有多少新發現或創新,是因為有人對現況有疑問?要承認自己「不知道」問題的真相,才能引發追求真相的動機。

而這又關係到「道德羅盤」,太多時候我們被道德羅盤帶著走,認為事情就是這麼回事,否則就跟別人不一樣、不合群、不符合倫理!

「道德羅盤」,讓人以為真相就跟已知的一樣,遮蔽了自己的視野,不會再刺激出新的觀點和作法。


解決問題,要找到對的誘因


作者們提到,解決問題的基本步驟,就是了解特定情境下,所有相關人士的誘因。作者舉自己小朋友的例子。用巧克力來獎勵小孩自己坐馬桶上廁所,剛開始很有效,小孩為了得到巧克力,會自己去上廁所。但是過幾天,小孩變成每次只尿一點點,好得到更多包巧克力。

司機撞到人,選擇倒車把人輾死,因為對傷者的賠償,大於對死者的賠償。錢財的誘因大到一個程度,會讓人做不符合道德的選擇。


錯誤誘因,適得其反


誘因如果設定的好,可以讓慈善機構更有效率的募到更高的善款。但錯誤的誘因設定,就可能得到反效果。比如為了減少眼鏡蛇的數量,獎勵居民以蛇皮換取獎金,居民反而開始大量飼養眼鏡蛇。取消獎勵後,居民很合理的把蛇放生了,獎勵金反而讓原本的問題更嚴重。


有問題的「病歷完成獎金」制度


讀到書中關於誘因的這一段,與最近的寫病歷感想很像。醫院為了提高病歷完成的速度,住院醫師在病人出院後三天內完成病歷,可以得到獎勵金,而且第一天完成可以得到更多。如果超過五天還沒完成,就會開始逐日扣錢。我當住院醫師的時候覺得制度不錯,都很快把出院病歷完成。但是當主治醫師之後,因為要負責病歷最後的修改,才覺得這制度問題很大。

住院醫師在忙綠工作後,迅速完成病歷的獎金誘因,大過花額外時間、細心寫病歷的學習動機。出院後第一天完成又可以得到更多錢,所以都趕在第一天就完成病歷。但是這樣的病歷,幾乎出院診斷都不夠明確、病史記載太簡略。每一份都要大量修改,病史幾乎都全部重寫。


設置制度的最初目的是什麼?


病歷應該要寫的清楚、寫的完整,但是這一定要花時間的!設定一個只看速度、不求品質的獎勵制度,目的是什麼?得到完成速度很快、但是內容不清楚的出院病歷,是原本設定的目的嗎?

如果原本就希望醫師能很快速地,在出院第一天就完成細心修改的病歷,那未免也太低估現在住院醫師的工作壓力。

有沒有更好的方法?我想一定會有的。看「蘋果橘子」系列的書,就是會想去找出問題的背後原因、找出不同的解決之道。